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影像室

毛泽东曾谈裸体模特儿: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图)

2014-02-17 12:32:15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作者:
摘要:“模特儿”一词是从英文音译而来,原意是模型、原型、典型、样板等。最早是指那些按需要摆各种姿势供学生或美术家基本练习、创作参考的人。模特儿有着衣的、裸体(也称人体)的,专业的、非专业的。另外,广义地说,当一个人在被画的时候,就可以称为模特儿
毛泽东曾谈裸体模特儿: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图)图:1967年,陈醉为革命历史画创作画模特儿

  当代中国百姓最早熟识“模特儿”一词,是改革开放后服装模特儿表演传入大陆的时候。一群靓女俊男穿着奇装异服在台上叮呀咚地走来走去很新鲜,他们知道了,这些人就叫模特儿。接着,《裸体艺术论》出版、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举办、尤其是大展引出的模特儿官司在报刊上闹得沸沸扬扬,老百姓又知晓了,那些让人画画的人也叫模特儿,而且其中居然还有不穿衣服的。后来模特儿大赛、选美活动越来越多,尤其容许在电视上举办后,更是家喻户晓了。老百姓为了省事,竟删去了规范翻译的那个“儿”字干脆就叫“模特”了。

  “模特儿”一词是从英文音译而来,原意是模型、原型、典型、样板等。最早是指那些按需要摆各种姿势供学生或美术家基本练习、创作参考的人。模特儿有着衣的、裸体(也称人体)的,专业的、非专业的。另外,广义地说,当一个人在被画的时候,就可以称为模特儿。最早使用模特儿起码是在古希腊,文献中留下了一位叫芙丽涅的模特儿的故事。她是当年有名的美女,曾为著名的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当模特儿,创作出了《尼多斯的阿佛洛狄忒》,这是古希腊阿佛洛狄忒(罗马时代称维纳斯)女神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裸体雕像。因为有一次在祭海神的仪式中裸体从海水中跳出来面对神祇,于是被控渎神罪。富有戏剧性的是,在法庭开审的时候,辩护师揭去了她的衣服,裸体的芙丽涅的美感动了陪审团的长老们,当场宣布她无罪。这故事与上一篇讲的朱元璋赦免妓女的故事异曲同工——美,能化干戈为玉帛。

  我国古代也有模特儿写生,只是不这样称呼而已。明代画家仇英的《汉宫春晓》中就再现了汉代毛延寿画王昭君的情景,这是标准的模特儿写生。更珍贵的是,《汉书·广川惠王去传》还记载了一段画裸体模特儿的史实:“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旁。”很清楚,陶望卿化好妆、赤裸着身体让画工为她画裸体像。不过,陶望卿就没有芙丽涅和明朝那几位妓女幸运了,这次是相反,化玉帛为干戈——最后陶望卿惨死于王后和惠王的手中,而且手段极其残忍。然而,裸体模特儿写生毕竟未入正统。

  西洋艺术意义的“模特儿”概念是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最早引进这种艺术教育方式的是刘海粟。1912年,他在上海创办了图画美术院,即后来的上海美专。1914年开始在课堂上使用男性人体模特儿写生。那时就是男的模特儿也很难找,他们除了觉得羞耻之外还视之为侮辱。更有迷信者,认为给人画画,会减少精神,损伤元气,会死的。女人体模特儿至1920年才迟迟“诞生”,而且还是一位白俄妇女。但是,此举触发了一场从1917年开始持续十余年的风波。最为凶险的是1926年,大军阀、“五省联帅”孙传芳也出面干预,下令禁止使用裸体模特儿并通缉刘海粟。历经艰难曲折,斗争终以胜利告终。这除了刘海粟的顽强和雄辩之外,还得力于社会进步舆论的大力支持。这场风波的实质仍属反封建,时值“五四”运动前后,新思潮勃兴,与之顺应,裸体艺术总算在中国站住了脚跟。不过,虽然是合法存在了,但由于毕竟与国人的伦理风尚相悖,加上当时内忧外患、国弱民穷,裸体艺术实际上只局限在美术教育中及极少数富人、文化人的圈子中,而且日后也依旧难逃其多舛之命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裸体样式的创作就被禁止了。即便是世界艺术史中的杰出作品,也都一概视为黄色,这实际上是从20年代倒退了。但新中国又急需培养具有写实能力的美术工作者以更直接地为政治服务,所以全盘引进了苏联的教学体系。而人体模特儿的运用被严格地控制在高校美术专业的基本功练习中,外界是毫无知晓的。不过好景不长,很快就厄运临头了。1964年5月,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四清”运动初期,康生等人主张禁止模特儿写生,8月,中央发文废除使用模特儿。这对美术尤其油画、雕塑教学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于是,中央美术学院闻立鹏等三位教师不得不为此上书党的最高领导。

  1965年7月18日,毛主席批示:“此事应当改变。男女老少裸体模特儿,是绘画和雕塑必须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即使有些坏事出现,也不要紧。为了艺术学科,不惜小有牺牲。”一锤定音,将这一艺术学科解救于危亡之中。岂料批示还未来得及落实,1966年“文革”爆发。不但真人模特儿不能画,连石膏像全都砸烂了。直到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才算拨乱反正。

  从20年代至此,已历经50余年了。模特儿问题再度被提起,虽不似当年沸沸扬扬,只是以公文的方式在极狭窄的专业人员范围内产生影响,算不上风波,但其险恶程度却比50年前大得多。倘使不是毛泽东英明,后果不堪设想!陈醉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