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IT届

智先打住,硬才是智能硬件的首要之义

2014-04-16 18:09:43 来源: 搜狐IT 作者:
摘要:像凯文·凯利们始终笃信科技将令世界变美好,但也有一大批科技信徒们对新技术充满了近乎急功近利式的憧憬。这段话用在时下炙手可热的可穿戴设备身上尤其贴切。顶着“智能”光环的可穿戴设备天生是冲着人工智能的方向去的,只是现阶段,其还不具备彻底满足人类
 

  像凯文·凯利们始终笃信科技将令世界变美好,但也有一大批科技信徒们对新技术充满了近乎急功近利式的憧憬。这段话用在时下炙手可热的可穿戴设备身上尤其贴切。

  顶着“智能”光环的可穿戴设备天生是冲着人工智能的方向去的,只是现阶段,其还不具备彻底满足人类对于“智能”的界定和想象,所以诞生了对可穿戴目前关于“智能”方面的各种伪压力。

  笔者认为,可穿戴才火了几百天而已,还是暂时先放弃关于智能的耍花枪式愿景吧,扎个马步好好先考虑下最现实的问题好了。

  眼下,最迫切的问题是应该考虑如何让可穿戴迅速普及至大众圈的应用范围。这里有几个“硬”的核心要素值得商榷:

  第一,硬货。这点不仅仅是针对本身的硬件实力而言,对于“软+硬+云”标配的可穿戴而言,事实上“软+云”、包括硬与软、软与云的端对端连接同样重要。

  苹果最近传出在iOS 8应用Healthbook的开发可能给了很多可穿戴一个误导:功能越多、设备越强大。比如,Healthbook监测的健康数据包括血液状态、心跳速率、水分含量、血压、身体活力、营养值、血糖、睡眠、呼吸频率、氧气含量、体重等;还有运动健身功能,包括活动、重量、营养等,一个手环的功能几乎堪比血糖仪+血压计的功能。而对于用户而言,繁杂的功能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选择综合症,有一个例子我经常拿来打比方:做减法之后重点的将会变得更重点,需要突出的也会因而变得更突出。这也借鉴了经济学里资源的稀缺性假设或者鲁迅在仙台说的“大概物以稀为贵”之论。否则,当所有的重点成筐成筐地倒在台面上,用户反而都找不到重点了。

  所以,很多在可穿戴身上的“鸡肋”的枝枝丫丫功能亟需砍掉、唯剩硬货。最近看有人在朋友圈晒一款新上市的爱魔客手环后,惊奇地发现原来手环除了鸡肋的计步、监测睡眠功能后,还可以有测气压、海拔等功能,笔者想,倘若一款手环再能加入可监测空气PM2.5的功能,相信其一定能成为雾霾阴影笼罩下俘获人心的“硬货”功能。人类对健康的关注,更多地发生在生病或者身体不适的最恐慌时刻。而解决雾霾恐慌的功能远比运动更“硬”。

  第二点,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硬货”基础带来的“硬核玩家”。“硬核玩家”是游戏世界中存在的概念,该群体追求的是追求游戏本身的可玩性与瑰奇设计,而对于形式不存在挑剔。类比到可穿戴设备身上,可穿戴“硬核玩家”玩的必须是有“硬货”功能的产品,想依赖一张图纸就“霸王硬上弓”杀入新兴领域,玩草率与心急绝对出不来吸引“硬核玩家”的产品。

  之所以强调“硬核玩家”是因为其就是科技传播领域的“意见领袖”。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会引领潮流,然后潮流会过去,这也是钱穆著作《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中所讲的“气运”之大致思路。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可穿戴设备都带有“分享”功能。这样的目的就是让科技产品可以由极客类小众圈子的“硬核玩家”慢慢渗透,逐渐扩散至普通用户的大众圈子。

  第三,硬技术。这又将阐述的层次上升了一级。不得不坦诚,目前涉及到可穿戴的相关人工智能技术上面还处于“软弱无力”阶段,比较明显的如电池续航、曲面柔性屏、虚拟现实技术,还有用于人机交互的语音交互技术……

  即使是可穿戴领军者的Google Glass,如今依然会因为使用过程中的诸多技术问题让用户望而却步:镜腿发热问题、电池寿命短、用户眩晕感,还有因隐私拍摄带来的伦理问题,刚刚有弹窗新闻称,有人因佩戴Google Glass光天化日之下在大马路上竟被人狂扇耳光。

  Google Glass的几个问题从中可以管窥出可穿戴的难题,每一个问题都是技术领先产品迈向大众市场的巨大难题。据说,在谷歌眼镜面世之前,类似的数字眼睛原型产品已有45年的研究历史。

  既然这么多“硬”的问题都还未解决好,所以,先将对智能的美好期许丢一边吧!

  无论未来彼岸的可穿戴“智”的表现形态是傻瓜级、无感还是自然化,首先明确的一点是——最终到达彼岸是无法一飞冲天的,最靠谱的方式是选择最慢的交通工具“渡”着去的,毕竟中间还要不断地劈惊斩浪(技术元素、霸权利益、文化伦理、秩序规范等)。“慢慢来,比较快。”在可穿戴跳票现象某业内人士的话可谓一针见血。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