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军事 > 军事动态

打破三军界限 德军向干预型力量逐步转身

2014-04-11 14:00:20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摘要:作为欧洲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德军近年来一系列转型举措引人关注。转变部队职能、压缩部队员额、调整军种结构、发展国防工业,德军立足国际形势和本国国情,探索出一条“非典型”转型之路。军制之变——打造精干的职业化“新三军”★持续的“瘦身”中,陆军数量被大幅裁减,海空军力量得以加强★打破旧的陆海空三军划分,以职能任务为导向重新划分“新三军”★以任务为导向的“新三军”与以“练兵”为目标的陆海空司令部有效融合

  作为欧洲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德军近年来一系列转型举措引人关注。转变部队职能、压缩部队员额、调整军种结构、发展国防工业,德军立足国际形势和本国国情,探索出一条“非典型”转型之路。

  军制之变——

  打造精干的职业化“新三军”

  ★持续的“瘦身”中,陆军数量被大幅裁减,海空军力量得以加强

  ★打破旧的陆海空三军划分,以职能任务为导向重新划分“新三军”

  ★以任务为导向的“新三军”与以“练兵”为目标的陆海空司令部有效融合

  德军在军事制度各方面进行的有效变革,是其在海外行动得以顺畅开展的重要保障。

  先看军队规模与构成。两德统一后,“瘦身”就成了德军发展的大势,军队员额从1990年的50多万一路压缩到了如今的18.7万,并计划到2016年减至16.35万。德国裁军绝非简单盲目的大合大并,而是以“精兵、高效、灵活”为准绳。德军非常注重精简指挥机构并使之“扁平化”和“一体化”,以提高效率。预计到2016年,军官数将削减至1.6万人,国防部职位从目前的约3200个减至约2000个,国防部领导将由16名减至9名。在军兵种结构方面,以本土防卫为主要指向的陆军降幅最大,已从1990年的近40万降至目前的6.27万。作为反照,海军得到了适当发展,空军被重点加强。

  再看兵役制度改革。2011年7月1日,德军终于取消了延续数百年的义务兵役制,实现了全面职业化。为了使军队成为“有吸引力的雇主”,德军将义务兵服役期逐渐缩短到9个月,为最终取消义务兵作先期过渡;并在国防预算内专门划拨出用于吸引兵役候选者的基本费用。由于准备充分,德军兵员征召数量和质量所受振荡相对较小,职业化改革稳步向前。

  值得关注的是,德军的编制体制调整很有特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以快速反应能力为建设导向的德军,就将其作战部队划分为“危机反应部队”和“主要防御部队”,优先更新前者的武器装备。2006年起,德国打破军种间的藩篱,将全军混编为干预、维稳和支援三类部队。其中,最精干的“干预部队”属快速反应力量,可在陆、海、空、太空和信息空间全方位地遂行高强度联合军事行动;人数稍多的“维稳部队”能同时在5个地区执行中低强度军事行动;人数最多的“支援部队”则主要负责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和国内日常执勤。德国这种军制改革,堪称世界新军事变革大潮中的首创,在军事转型方面甚至比美军走得更快、更远。德军“新三军”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原有陆海空三军体制不复存在,但国防军职能作用却更加突出。

  新编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军种优势互补,使德军执行军事任务的空间大为拓展,快速处置复杂情况的能力明显提高。德军改革方案中,作战任务由“新三军”执行,平时的管理、训练则继续由陆海空军种司令部负责。各军种建制的保留,既减小了改革阻力,也使德军可以在日常训练中以“混编、互换”的方式维持和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防止因划分主次部队而出现明显的素质失衡。

  职能之变——

  向“干预型”力量逐步转身

  ★将“应对国际危机”确定为优先方向,加大海外军事行动参与力度

  ★修改法律,强调“融入多国联合体系”,减轻军队走出国门的阻力

  ★“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自身立场同时不争夺欧盟军事主导权

  自1955年建军以来,在整个冷战时期,联邦德国联邦国防军一直扮演抵御华约重兵集群西进的“绊马索”角色。冷战后,德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从东西方对峙的“前线国家”变成被友邦环绕的“欧洲中心”,大规模入侵威胁基本消失。但同时,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矛盾开始复苏,地区性危机、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浮现。

  面对安全环境的变化,德军的职能定位及建设思路也发生了改变。20世纪90年代,德军仍将“领土防御与集体防御”和“应对国际危机”放在基本持平的位置上。“9·11”后,由于“基地”组织叫嚣袭击德国,德军把“应对国际危机”确定为优先发展的方向,逐步实现了从“本土防御型”向“对外干预型”的转型。1993年至今,德军逐渐扩大了介入国际军事行动的范围,担负了海上巡逻和船只检查、人道主义援助等任务。如今,德军已累计向海外派出了超过20万人次,目前仍在科索沃、土耳其、黎巴嫩、南苏丹、塞内加尔、马里以及地中海和亚丁湾等地部署着约6700名军人。

  通过海外派兵,德国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由于出动的兵力不断增加,德国相继获得过在科索沃、阿富汗北部、黎巴嫩等地的多支多国维和部队的指挥权。虽然德军走向海外的脚步不断加快,但是与“世界大战发动者”和“战败国”紧密相连的敏感身份,使德国在派兵“走出国门”的问题上非常谨慎,并做足了前期和场外文章。

  德军首要的问题,乃是“有法可依”。二战后,由战胜国主导的联邦德国宪法——《基本法》明文规定,德国武装力量只能执行国土防御及参与北约的集体防御任务。1994年7月,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通过决定,赋予政府“派兵走出国门与防区,执行国际和平行动任务”的权限。2001年,宪法法院又作出裁决,政府无须得到联邦议会同意,即可在国外部署军队。

  在“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同时,德国也颇知审时度势,力求“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确保谋求现实利益的同时占据道义高地。例如,施罗德任内,德军虽在科索沃和阿富汗两场大战中都有身影,却坚决抵制美国对伊拉克单边动武之举。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伴随德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和在国防投入上的十足底气,欧盟“法德轴心”大有向“德法轴心”转变之势。然而,以“老成谋国”著称的默克尔政府,又通过在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危机中的低调表现,与在利比亚、科特迪瓦、马里牵头发动多次军事干预行动的法国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维持了欧盟内法国主导“政治-军事”,德国主导经济的“反向对称”格局,最大限度地打消盟友对德国的疑忌。

  军备之变——

  “古板而不呆板”的研发之路

  ★调整装备结构,研发无人机、单兵数字化系统、多用途战舰等新装备

  ★“追风”而不“跟风”,研发中坚持自身判断,在实战中取得实效

  ★以合作打消盟友“疑虑”,国防工业在与各国的合作中全面发展

  近年来,德军一面加紧结构重组,一面实施空前规模的武器装备更新计划。空军正在采购60架空客A-400M运输机、180架“台风”战斗机和多个型号的无人机;陆军计划将现役“豹”II主战坦克全部升级为“顶级配置”的“豹”II A7,继续发展“未来士兵”单兵数字化系统和新一代装甲运输车辆;海军打算建造多艘MKS180多用途战斗舰、F-125导弹护卫舰、212型常规潜艇和2艘类似两栖攻击舰的“准航母”联合支援舰。

  难能可贵的是,看似“古板”的德国人,在武器研发中“追风”而不“跟风”。在美军紧锣密鼓换装较轻型的“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时,德国仍在坚持完善“豹”II系列主战坦克。在城市作战中,比起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生存力不佳的“斯特赖克”,德国的“豹”IIPSO(“城市豹”)坦克要给力得多。

  德国兵器研发稳中有进的风格,与爱“热炒”新概念武器的美国人有很大区别。比如德法联手研发的世界上第一款光纤制导导弹“独眼巨人”。该弹为潜艇自卫设计,可从水下发射、攻击低空飞行的反潜机,堪称反潜战中变“猎物”为“猎手”的革命性武器。尽管这款导弹于1982年就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于1984和1988年相继迈过2500米和7000米射程的门槛,但直至其有效射程达10千米之时,德国才确认这款导弹“合格可用”,并于2013年装备部队。其研发过程可谓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目前,德国已基本将其国防工业整合进欧洲的防务体系。在欧债危机背景下,德国俨然成为军工并购和军备合作的“旗手”。例如,德法两国的宇航公司组建的“欧洲直升机生产集团”,现为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制造商。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组建的“欧洲导弹集团”,则是世界第二大导弹生产商。从“台风”战斗机、NH-90直升机、A-400M运输机到“流星”空空导弹,从“伽利略”卫星计划到“阿里亚娜”火箭,德国军工企业无不参与其中。

  观察二战后德军的发展,虽然不少评论人士诟病称,战后被彻底改造的德军,不仅没有恢复往日横扫世界的雄风,部队综合实力也落后于英法两国。然而,鉴于德国的特殊国情,应当承认,德军的变革毕竟基本做到了“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虽少见震撼人心的突出建树,却不乏实事求是的本国特色,其思路与措施,值得借鉴。(倪海宁 制图:苏 鹏)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