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教育视线

调查显示参与子女教育让爸爸更具责任感(图)

2013-11-21 11:12:35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摘要: 在外企工作的时先生一个月中有半个月出差,虽然有心给两岁女儿更多照顾却苦于没有时间。一次,时先生出差一个月回家,女儿把他当成了陌生人。从出版社辞职的张先生决定回家当“全职爸爸”,此举却引发亲友的不解。随着父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参与度的增多,如何当一名“好爸爸”成为都市男性的新功课。
吴名遂 绘
吴名遂 绘

  ■本报记者  沈轶伦

  在外企工作的时先生一个月中有半个月出差,虽然有心给两岁女儿更多照顾却苦于没有时间。一次,时先生出差一个月回家,女儿把他当成了陌生人。从出版社辞职的张先生决定回家当“全职爸爸”,此举却引发亲友的不解。随着父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参与度的增多,如何当一名“好爸爸”成为都市男性的新功课。

  父亲应担当“放”的角色

  随着《爸爸去哪儿》节目热播,更多人开始关注幼儿成长过程中父亲担当的角色。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曾对724户拥有0岁至18岁子女的家庭调查显示,上海的爸爸大多称职,他们不仅在妻子怀孕期间能主动承担家务;在孩子出生后,他们对子女日常照顾、行为教导、关怀陪伴的参与率也较高。

  但爸爸参与育儿,是否等同于把多由女性承担的“把屎把尿”、“嘘寒问暖”功能接过来?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部长陈建军表示,父亲在家中承担的角色不可替代,同时也应与母亲的角色有区别。“如果说母亲担当‘收’的角色,那父亲担当的就是‘放’的角色。母亲照料孩子日常饮食起居,为孩子制定规则、培养习惯;而父亲更多是影响孩子的性格,鼓励孩子去探索、求知、交友。好的父亲应该是孩子从家庭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

  育儿让父亲更具责任感

  调查显示,上海近五成父亲经常教孩子数数、识字、做游戏。在孩子学龄期承担日常照料职责较多的父亲占受访者的39%;孩子上学和生病时,父亲的参与率也达到了54%和71%。七成父亲做到在孩子学龄期教育孩子做事、做人道理,主动辅导孩子作业,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安慰。近七成父亲经常给孩子良好行为示范。除因下岗、失业等,更有21.4%的父亲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主动选择不工作。

  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男性都赞成参与育儿能提升家庭凝聚力和婚姻满意度。八成父亲表示,育儿过程让自己变得“更富爱心、更具责任感”,所体验到的 “为人父亲的喜悦和自豪”让自己“更加成熟、自信”。

  不过,对大多数双职工家庭来说,缺乏时间、工作忙碌常常成为父亲不能尽责的阻碍。对此,市科学育儿基地的专家建议,不能长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父亲,不妨用书信、电话、视频等方式和孩子保持联系,哪怕一张留言条、一条短信,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关注和爱。此外,一些企业邀请职工把孩子带到公司参加“亲子日”活动也能产生双赢效应,不仅能增加员工凝聚力,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辛劳。

  对一些单亲丧偶家庭的孩子,陈建军还特别建议,“父亲是儿童成长中刻意模仿的对象。如果受制于客观因素家中没有父亲,也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和家中的祖父、外祖父、叔伯、舅舅等亲戚多接触,让成年男性担当起类似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性格塑造期,一个勇敢、有担当、善良的父亲形象将影响他的终身。”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